能源环境保护

综述与专论

  •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增效技术及应用现状

    李春雨;董越;齐勇;夏怀祥;

    随着煤炭消费总量不断增加,我国SO2减排形势日益严峻。石灰石-石膏湿法是我国燃煤火电机组最重要的烟气脱硫方式,受到设计条件和电厂燃煤来源日益复杂的影响,已经投运的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面临着迫切的扩容增效需求。本文对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增效剂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我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应用提供有益补充。

    2015年04期 v.29;No.16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SCR脱硝催化剂整体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金丽丽;叶剑娜;

    整体化技术是SCR催化剂工业应用的关键,总结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底材料,同时结合了国内外脱硝催化剂整体化制备技术研究近况,对挤出成型法、表面涂覆法及涂层涂敷法三种主要成型技术进行了总结,分别提出各成型技术的优缺点。针对目前SCR脱硝技术近况,对催化剂整体化制备技术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15年04期 v.29;No.16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试验研究

  • 浅层气浮-厌氧-NSBR-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处理印染工业园区废水实例

    吴绪军;

    为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的排放要求,浙江某工业园区的印染企业新建2万吨/日的印染废水处理工程,采用高效浅层气浮-厌氧-NSBR-高密度沉淀的处理工艺。该工程经过半年的运行,在进水COD≤2000mg/l,水温≤50℃的情况下,出水COD≤170mg/l,运行平稳。污泥采用锅炉烟气干化处理后焚烧,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04期 v.29;No.160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电絮凝法处理含磷废水的试验研究

    来伟良;

    采用铁、铝极板电絮凝法处理实验室模拟含磷废水,探究了通电电压、极板间距、通电时间及初始p H等主要参数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电电压、极板间距、通电时间及初始p H均能影响除磷效果,铝、铁电极对磷的去除率最高可以达到96.8%、99.5%。在试验条件下,得到以铝板为极板去除废水中磷的最优操作条件为:极板间距2.5cm,通电电压为25V,通电时间25min左右,初始溶液p H为7.0。并且根据反应动力学试验证明了铁、铝极板电絮凝除磷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分别k=0.015506,k=0.02309。

    2015年04期 v.29;No.16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 采用物化和生化相结合的工艺处理盐化工废水

    张剑;唐贞伟;秦胜;

    针对典型盐化工废水水质特征,物化处理主要采用混凝沉淀及吹脱去除硫化物及乙炔,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及曝气生物流化池去除NH4+-N及COD,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出水NH4+-N<10 mg/L、CODCr<50mg/L、BOD5<15 mg/L、SS<50 mg/L,出水水质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运行成本为2.26元/m3。

    2015年04期 v.29;No.16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微波改性活性炭深度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

    王卫文;

    活性炭吸附法是深度处理染料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对活性炭(GAC)进行改性处理,并对活性炭和微波改性活性炭(W-GAC)进行表征分析。以甲基橙溶液作为处理对象,将CODCr降解率作为吸附效果的评价指标,考察了各种吸附工况条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W-GAC较GAC的比表面积与总孔容略有减小,WGAC酸性含氧的部分减少明显,碱性基团的含量是GAC的1.63倍,非极性变大,提高了改性活性炭对染料分子的吸附容量。在最佳工况条件下,W-GAC处理甲基橙废水的CODCr降解率较GAC提高了53.2%;吸附反应属于Lagergren准二级反应,相关系数R2值都在0.99以上。

    2015年04期 v.29;No.160 19-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浙江农村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王晓敏;梅荣武;张龙;

    浙江农村雨水排放现状基本没有收集系统,随地势、沟渠排放,排放到附近自然水体中。随着浙江五水共治及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按现在的农村雨水排放形式,一方面会造成雨污合流,在暴雨期增加污水处理站的负担;另一方面随着农村道路硬化越来越普遍,农村抗涝能力也势必下降。雨水排放设计中采用国内外比较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既治理了涝水,也美化农村环境,可谓一举多得。

    2015年04期 v.29;No.16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防治技术

  • CEMS系统缺陷分析处理及预防维护

    庞海宇;赵峰;秦伟;张宏宇;苗利蓉;

    针对某电厂4×600 MW机组脱硫烟气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在运行中发生的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和预防对策。实践证明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和提高人员技能等措施,可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CEMS设备可靠性,进而确保脱硫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2015年04期 v.29;No.160 27-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除雾器堵塞分析与对策

    潘超群;

    除雾器堵塞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中已成了常见现象。除雾器堵塞不但影响除雾器的除雾效果,进而加重了对下游设备的腐蚀;还会造成后续湿烟气对石膏液滴携带的增加,形成"石膏雨"现象。通过对除雾器堵塞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除雾器堵塞的对策,为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参考。

    2015年04期 v.29;No.160 30-3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问题探讨

  • 磷酸铵镁法回收污泥上清液中磷元素的最优条件探究

    孙连鹏;谭锦欣;叶挺进;郭五珍;欧伟松;

    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磷,污泥在储泥池中停留一定时间将会释放大量的磷到上清液中,因此采用磷酸铵镁法对储泥池污泥上清液中磷元素进行回收,可有效回收磷,提高资源利用。研究中探究了磷回收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镁磷摩尔比为1.2、终点p H为8.3~9.0时,磷元素的回收率维持在80%以上,可作为实际生产的控制条件,而继续增大镁磷摩尔比和提高终点p H,对磷的回收率提高较小。同时分析反应生成沉淀物发现,磷酸铵镁含量接近50%左右,且以Mg NH4PO4·H2O单晶体为主要成分。

    2015年04期 v.29;No.160 32-3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 广东省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两种工艺净化效果比较分析

    钟宁;区良益;杨文杰;

    探讨在相同进水条件下,BAF工艺和CASS工艺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Cr、BOD5、NH3-N、SS、TP等指标都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BAF系统对CODCr、BOD5、TP、NH3-N、SS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6%、91.0%、80.3%、79.9%、93.7%;CASS工艺对COD、BOD5、TN、TP、NH3-N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8.9%,、91.2%、74.3%、91.2%、94.6%。两种工艺系统对CODCr、BOD5及SS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及稳定性,而CASS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要明显好于BAF工艺,BAF工艺对TP的去除效果要优于CASS工艺,两期工艺对于TN的去除效果均不理想。

    2015年04期 v.29;No.160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 颗粒污泥积磷现象和推测

    王文焘;

    颗粒污泥除磷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不同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积磷"现象。本文提出了反映颗粒污泥"积磷"现象和机理的两个假设,认为:积磷的最终产物将是无机化物质;不专门排泥也能实现颗粒污泥除磷。

    2015年04期 v.29;No.16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无机陶瓷膜处理矿井水工艺研究及应用探讨

    李晓昕;郭明菲;

    作为膜处理技术的一项新兴技术-陶瓷膜,也称CT膜,是固态无机膜的一种,因其具有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耐有机溶剂;机械强度大,可反向冲洗等特点,近年来在环境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机陶瓷膜处理矿井水工艺是一种纯粹的物理净化工艺,不需要人为添加任何化工药剂,可直接将矿井原水处理成饮用水。其先进性是其它工艺不可比拟的。该工艺处理矿井水不但解决了矿井水外排构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且使矿井水得到了资源化利用。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高度重视,必将淘汰使用大量化工药剂造成环境隐患的矿井水处理工艺。

    2015年04期 v.29;No.160 42-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MEC产氢过程中抑制产甲烷作用的研究进展

    厉炯慧;喻涛;陈英;张孝宁;张璐;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对抑制产甲烷作用的研究是在微生物电解池(MEC)厌氧消化产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依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主要采用定期曝气、缩短HRT、加入甲烷抑制剂、控制温度、调节SRT、控制氧化还原电位等方法来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其中,低温,调节SRT和氧化还原电位对于需要长时间运行的MEC反应器而言,是相对较好的方法。

    2015年04期 v.29;No.16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监测与评价

  • 我国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要求分析

    李启良;刘红志;王圣;

    公众参与在我国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新修订通过的《环境保护法》创新性地首次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单独成章,成为新法七章之一,说明对公众环境权益的重视。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虽然已经成为环保部门对于环评质量及项目公信力的重要抓手,但是仍存在很多值得分析的问题,包括公众参与方法、有效性等。在对火电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提高火电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有效性建议。

    2015年04期 v.29;No.160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复合型工业城市重空气污染过程大气污染特征

    楚希;何立志;张俊丰;

    以湘潭市地区2013年10月29日一次重空气污染过程为例,利用湘潭市空气自动监测站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研究此次重空气污染过程大气污染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SO2、NO2、PM10、CO、O3和PM2.5的日均值分别为105 ug/m3、117 ug/m3、542 ug/m3、2.583mg/m3、146 ug/m3、419 ug/m3,PM2.5污染最为严重,其日均浓度超出国家二级标准(75 ug/m3)4.59倍。SO2、NO2、PM10、CO、O3和PM2.5日变化显著,SO2和O3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PM10、PM2.5、CO和NO2日变化均呈早晚双峰型。通过调查研究,这次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有极端不利的气象条件,近郊区大量焚烧秸秆以及PM2.5的区域污染传输。

    2015年04期 v.29;No.16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 莆田市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与分析

    刘鑫尧;陈文林;俞解星;

    为掌握地下水质量现状,服务国家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通过现场调查和采集测试枯水期地下水样品,并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地下水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莆田市境内木兰溪两岸流域和闽东南沿海诸河流域地下水质量现状总体良好,符合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

    2015年04期 v.29;No.160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环境管理

  • 石家庄市环境空气PM2.5和PM10污染变化特征研究

    高康宁;曹会勇;康苏花;徐曼;

    通过对石家庄市2013年1~12月PM2.5和PM10实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区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变化呈明显的季节性,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暖期12-2月份浓度普遍高于其他月份,PM2.5和PM10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1月份;春夏PM2.5和PM10浓度有所降低,7月份浓度最低。PM2.5和PM10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15年04期 v.29;No.160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