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环境保护

综述与专论

  • 沉沙排水措施在黄河泥沙充填复垦中应用的可行性

    邵芳;王培俊;李恩来;蒋知栋;乔志勇;刘东文;陈亚凯;

    在管道输送黄河泥沙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中,为了快速恢复耕种和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快速沉沙排水技术是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工程中常用的几种排水措施,探讨了其应用于沉陷区充填泥沙快速排水的可行性,为后期迅速重建农田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2013年03期 v.27;No.147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 PLC控制系统在矿井水处理工程的应用

    来伟良;

    介绍了某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的PLC控制系统,根据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对原水提升系统、净化处理系统、供水系统和煤泥压滤系统等主要工艺环节的控制要求进行了阐述,重点对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通讯方式,以及PLC程序的结构、主PLC程序设计和从PLC程序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PLC控制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整个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运行稳定性,且具有故障率低、操作简单方便、可移植性好等特点。

    2013年03期 v.27;No.147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 电厂SCR脱硝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沈丹;李大梅;杨蕾;杨百忍;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厂脱硝方法。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采用CFD软件进行SCR脱硝数值模拟的各项研究,探讨优化SCR脱硝设计的方法。

    2013年03期 v.27;No.147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环境矿物材料去除废水中汞的研究现状

    王洁;

    环境矿物材料是一类来源广泛、使用性能良好、对环境影响小的新材料,对含汞废水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本文综述了十多种环境矿物材料处理含汞废水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应用环境矿物材料治理含汞废水提出了几点建议及展望。

    2013年03期 v.27;No.147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试验研究

  • 新型有机胺溶液捕集CO2的实验研究

    刘彦钊;张瑞波;宋昭峥;

    在温度333K、压力0.1MPa下,研究了溶质总量一定的位阻胺(CHA)溶液在不同浓度下CO2的吸收性能,考察了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吸收量及吸收时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与MEA溶液的吸收性能进行了对比。控制解吸温度为373K,考察了两种吸收液的CO2解吸量和解吸时间的关系。对两种吸收富液进行腐蚀实验。实验表明,CHA较适用于捕集低分压下的CO2;适当降低有机胺吸收液的浓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对CO2的吸收性能;单位物质的量的CHA对CO2的吸收量高于在相同条件下的MEA对CO2的吸收量。CHA的腐蚀率明显低于MEA的腐蚀率。从循环利用和降低能耗的角度出发,CHA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广泛应用前景。

    2013年03期 v.27;No.147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离子交换-膜法组合工艺处理镀镍废水的应用研究

    吴洪锋;胡琦;吴钦;应海萍;余芳华;

    镀镍漂洗废水水质单一,含有较高浓度的镍离子,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本工程采用离子交换-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镀镍漂洗废水,利用离子交换系统浓缩回收废水中的镍离子,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回收利用有用金属、废水中水回用等特点。回收的Ni2+经进一步处理后可返回生产工序使用,处理后出水可回用到电镀生产漂洗工序中。镀镍漂洗废水中Ni2+质量浓度由424 mg/L降至1.0mg/L以下,CODcr由150 mg/L降至20 mg/L以下,SS由28 mg/L降至2mg/L以下。系统Ni2+的回收率能达到99%以上,废水回用率超过65%。

    2013年03期 v.27;No.147 24-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 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研究

    周航仙;李亚飞;

    造纸废水是造纸企业的污染重点,目前,通过物化法处理造纸废水仍是首选工艺,但随着环保呼声的越来越高,现对造纸行业白水回用及综合废水回用率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本文结合浙江区域对造纸行业提出的新要求,对当前造纸废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并以实例论证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13年03期 v.27;No.147 2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防治技术

  • 高悬浮物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及工程实践

    谭金生;黄昌凤;郭中权;

    介绍了煤矿高悬浮物高矿化度矿井水的水质特点、处理工艺、主要处理设施、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根据某矿矿井水处理要求,首先采用预沉、澄清和过滤工艺去除矿井水中的悬浮物,然后采用超滤和反渗透工艺去除矿井水的矿化度。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工艺合理、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操作管理简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2013年03期 v.27;No.147 30-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 超磁分离净化技术在矿井水井下处理站中的应用

    牛明礼;单绍磊;刘佳;

    分析了超磁分离净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将该技术在协庄煤矿井下矿井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超磁分离水净化系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微絮凝、固液分离过程,出水SS≤10 mg/L,SS去除率>95%;该技术与其它混凝沉淀技术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电能消耗较高和磁粉流失的缺点。该技术在煤矿井下矿井水预处理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2013年03期 v.27;No.14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
  • 煤矿生活污水处理中自控系统的应用

    洪飞;崔东锋;高杰;

    为了解决煤矿生活污水处理中自动化程度低、出水水质不够稳定的问题,根据水处理工艺的监控和控制要求,主要包括清污机的定时控制、污水提升泵和排泥泵的液位联锁控制、曝气系统的变频自动控制等,构建了由上位机监控单元、PLC控制单元、电气执行单元组成的自控系统,给出了自控系统的硬件配置、PLC控制程序设计和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等内容。运行实践表明自控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013年03期 v.27;No.147 36-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水中硝酸盐污染现状、危害及脱除技术

    延利军;

    世界范围内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已越来越严重。受硝酸盐污染后的地下水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危害人们的健康,由于硝酸盐会在水体中沉积并不断地累积,硝酸盐会导致婴儿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随着硝酸盐污染的日益恶化,水体中硝酸盐污染问题不容乐观。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硝酸盐氮常规去除技术大体分为物理方法、生物脱氮法及化学还原法。利用一系列方法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为氮气是水中硝酸治理的根本方法。

    2013年03期 v.27;No.14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 四川某屠宰企业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胡增辉;夏利亚;

    介绍了屠宰废水的一般特性及处理方法,以四川某屠宰公司废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屠宰废水处理的设计流程。首先,介绍了屠宰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出水要求。其次,给出了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最后总结了本工程实例的特点。

    2013年03期 v.27;No.147 43-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 300MW机组镁法脱硫浆液制备箱工艺设计计算

    张罡;吴江;许金秀;徐立新;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已在许多企业开始推广应用,氧化镁浆液制备是镁法脱硫的一个重要操作单元,其关健设备为浆液制备箱,本文以300MW机组镁法脱硫工程为例,简述浆液制备箱物料热量衡算及设备工艺计算,为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2013年03期 v.27;No.147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问题探讨

  • 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工艺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裴菲;郑彭生;高杰;

    分析了某煤矿在处理含悬浮物矿井水过程中的问题,如混凝剂投加量不合理,未实现水质、水量的系统监控,排泥不及时,自动化程度不高,煤泥压滤效果差。根据该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点,进行了现场混凝试验,试验确定最佳投药量:PAC投加100 mg.L-1、PAM投加0.5 mg.L-1。通过分析与总结提出了改进对策:依据混凝搅拌试验实施科学加药,加强系统监控及自动化控制,改善污泥处理系统。

    2013年03期 v.27;No.147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印染废水减排回用初探及实例运用

    沈燕芬;岑燕峰;

    本文以宁波某印染公司为例,从生产工艺控制措施与废水排放处理两方面进行评估印染废水减排及回用,并对运行效果进行分析。

    2013年03期 v.27;No.147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监测与评价

  • 济源市城市声环境质量评价

    李利霞;马诗院;张军红;

    以《济源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年~2010年度)的声环境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济源市各年度声环境噪声监测值进行了分析,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声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把"十一五"初与"十二五"初的声环境监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声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并有所好转,但是,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最后,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03期 v.27;No.14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 下沙空气PM2.5浓度与影响因素简析

    潘传信;孙秀萍;余伟;闻丽莎;

    为了解下沙空气PM2.5的污染状况、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2011年9月~2013年2月期间下沙站点的PM2.5进行了连续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9月~2013年2月下沙站点PM2.5的小时浓度范围为1~453μg/m3,2012年平均浓度值为61μg/m3。下沙PM2.5浓度呈现明显的季度变化,且夜间高于昼间,这主要与本地及周边特殊的工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气象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

    2013年03期 v.27;No.147 58-6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碘化物

    李珍;田耘;宋冰冰;刘松杨;周明达;

    建立了以AS19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淋洗液自动发生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测定水中碘离子的离子色谱方法,优化了色谱条件,结果表明方法不受F-、Cl-、NO2-、NO3-、PO42+、SO42-干扰,检出限为0.001 mg.L-1,线性范围在0.001 mg.L-1~1.000 mg.L-1,相关系数R2=1,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2013年03期 v.27;No.14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0K]

  • 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区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党的十八大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煤炭开采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严重影响矿区生态环境,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中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2013年03期 v.27;No.147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 《能源环境保护》征稿启事

    <正>《能源环境保护》系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主管与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保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网上网期刊,曾获首届全国环境期刊二等奖。主要报道煤炭、电力等能源行业水污染防治与资源化,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置和利用,噪声控制,土地复垦,节能技术及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

    2013年03期 v.27;No.147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