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方欣;
放射性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核电厂面临的固体废物积存量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但无法送交处置的困境,通过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出现处置困境的深层原因是废物处置责任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公司、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资金保证制度等政策建议。
2013年02期 v.27;No.146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宋均轲;王静;高波;
放射性废水未达标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同时会引起社会不安,放射性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处置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从介绍放射性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入手,对处理中低放射性废水的方法进行总结,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
2013年02期 v.27;No.146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 曾燕燕;袁涛;申屠佳丽;沈东升;
随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剧,单纯的化学分析方法已不能真实地判别出重金属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生物评价体系来辅助评价。蚯蚓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并处于食物链的底部,其生化指标的变化对重金属污染起到早期预警作用,已被广泛应用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本文简要概述了蚯蚓生物标志物的发展,着重阐述了几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抗氧化酶系统、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作用机理,并对未来的蚯蚓生物标志研究和发展进行展望。
2013年02期 v.27;No.146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 安顺乐;杨义飞;
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大量投建,剩余污泥产量相应增加。如何合理处理处置剩余污泥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剩余污泥主要的处理和处置方式,参考研究进展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提出了未来展望。
2013年02期 v.27;No.14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 李福勤;文晓翠;王瑶;安晓婵;
基于提高循环冷却水的处理效率,并探寻新的电去离子预处理工艺,利用自制中空纤维膜组件,考察了真空膜蒸馏过程参数对产水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料液流量(7.21~18.98 L/h)、热侧温度(52℃~73℃)、冷侧真空度(0.055~0.087MPa)对产水水质影响不大,电导率在5μS/cm以下,总硬度小于1 mg/L(以CaCO3计),UV254在0.02~0.04之间,TOC在0.05~0.5 mg/L之间,去除率分别达到99.8%、99.85%、93.71%、99.65%,可以达到电去离子的进水水质要求;预软化可以提高出水水质;浓缩倍数增大到20倍,电导率由1.72μS/cm上升到3.73μS/cm,Ca2+浓度、UV254、TOC等指标变化不大,采用真空膜蒸馏可望实现循环冷却水的零排放。
2013年02期 v.27;No.146 19-2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 胡益;李培生;
本文利用单角炉研究了一种污泥和三种煤混烧时NO的排放规律。研究表明,神府烟煤和四川贫煤的NO质量浓度分布曲线呈双峰结构,印尼褐煤NO析出有前移趋势。含氮量和挥发分含量是影响NO生成的两个重要因素。三种煤与污泥混烧后NO排放规律与各自原煤的相近,主要体现出煤的特征。随污泥质量分数的增加,污泥和神府烟煤的混合物NO生成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污泥和印尼褐煤的混合物最NO浓度反而逐渐下降。对于高挥发分和高含氮量的煤种,混烧污泥后有利于减少NO的排放。
2013年02期 v.27;No.146 22-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余丹;王郑;张鹏伟;许雁;蔡孟哲;
以银杏树叶为原料,使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粉末活性炭,采用银杏叶粉末活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DBP的吸附性能。研究考察了温度、吸附时间、pH对DBP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拟合了吸附等温线,探讨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温度、吸附时间、pH对吸附效果均有影响,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过程是自发的,二级动力学方程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规律。
2013年02期 v.27;No.14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舒生辉;孙水裕;
从矿山废水富集分离再经紫外诱变筛选出突变菌株2#,此菌株降解黄原酸盐的最佳条件为:在pH为10,温度为30℃,振荡速率120 r/min,有光照,接种量为10%时能高效降解黄药,降解率可达78.1%,CODCr去除率达到66.2%。研究发现Pb2+和Zn2+对菌株生长和降解黄药均有抑制作用,前者的抑制作用更强。当加入0.2 g/L的葡萄糖时可大大提高菌对黄原酸盐的降解率。
2013年02期 v.27;No.146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 施星亮;赵岳阳;
啤酒酿造过程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废物,为了达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这些废水和固体废料需用最经济和最安全的方法处理后才能排放。初步估计,酿造1升啤酒需用10升水,这些水主要用于酿造、水洗和冷却过程。如此大量的用水须安全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但循环利用废水对于大多数啤酒企业来说费用高昂,因此啤酒企业寻求可以在酿酒过程中减少水用量或者降低成本循环利用啤酒废水的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啤酒废水循环利用的处理方法,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可能的潜在的应用方法。
2013年02期 v.27;No.14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郭娟;
某些煤炭资源的开采不可避免地将伴随着含铁、锰酸性矿井水的外排。论述了含铁、锰酸性矿井水的形成机制,对中和法、人工湿地法、微生物法等几种酸性矿井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提出了适宜以中和法为主体对煤矿酸性矿井水进行处置,并对石灰石中和法、石灰中和法、石灰石-石灰联合中和法处理酸性矿井水进行了分析研究。
2013年02期 v.27;No.146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 郦刚;崔兵;叶剑娜;吴洪锋;
用硫酸亚铁-次氯酸钠处理高浓度铜氰废水,主要考察了硫酸亚铁投加量、pH、搅拌时间、次氯酸钠投加量和氧化反应时间对于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硫酸亚铁0.5 g/L,pH8.0,搅拌时间25 min,加次氯酸钠0.7 g/L,氧化反应时间20 min。出水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2013年02期 v.27;No.146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 胡志光;胡晓贝;
本章以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工艺流程和反应机理的研究,建立了一系列仿真数学模型,并以这些模型为基础,使用Visual Basic设计开发了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的仿真设计软件。所开发的软件最终编译成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包,能够脱离开发环境在Windows系统下独立运行。
2013年02期 v.27;No.14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