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克兵;周如禄;韩永卫;乔大磊;
根据淮南矿区矿井水以含悬浮物为主要污染物的水质特点,设计了一套矿井水悬浮物去除装置及配套加药系统,并在淮南矿区某煤矿进行了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中试装置采用高效接触絮凝反应、斜板沉淀集成工艺技术,压力式进水和出水,依靠水力作用完成絮凝反应和沉淀过程。装置净化处理后水质能够满足煤矿井下消防、洒水对水质的要求,且运行稳定、效率高、空间体积小、能耗低。
2011年05期 v.25;No.137 14-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王正法;章春生;
研究了针对物化混凝+SBR二级处理后的制革废水,采用ABFT+吸附混凝沉淀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其中出水主要污染物平均NH3-N 0.9mg/L,CODcr 133.8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和71.7%。通过脱色方案比较,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法去除色度效果显著,出水色度低于5倍,另外出水回用于制革企业的生产性实验取得了成功,标志着制革废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对制革废水处理提标减排和中水回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1年05期 v.25;No.137 17-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 万柳;徐海林;
重金属废水成分复杂、毒性大且难降解,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要求日益严格,使之成为废水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也逐步开始工业化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对现有活性炭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进行了综述,详细讨论了该技术的各项参数,包括:活性炭的选择及预处理、废水的pH值、停留时间、活性炭用量和吸附柱的运行条件等,并简要介绍了活性炭吸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机理。
2011年05期 v.25;No.137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张弘弛;
在研发矸石山自燃预警技术中着重了解煤矸石山自燃机理,同时对煤矸石堆积中矸石内部的动态的要素探索,达到阻断煤矸石自燃的目的,矸石山自燃区的准确定位和自燃的早期临界温度监控很重要,所以,很有必要针对矸石山自燃预警系统的研发来确保煤矿生产安全,促进恢复矸石山生态环境着手于基础工作。
2011年05期 v.25;No.13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 杨涛;斯洪良;李文勇;
本文描述了菲达环保引进的法国Alstom公司的循环半干法(NID-FGD)脱硫技术系统组成及技术优势,并介绍了巨宏热电厂1×135MW机组NID-FGD脱硫工程的设计参数、运行情况及技术经济指标。
2011年05期 v.25;No.137 27-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杨龙军;杨军瑞;
本文通过对卧式脉冲滤筒除尘器的清灰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得出不同脉冲参数对除尘器清灰效果的影响。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该类除尘器在清灰方面存在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卧式脉冲滤筒除尘器的清灰效果,解决其清灰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指导卧式脉冲滤筒除尘器的设计及运行。
2011年05期 v.25;No.137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 周金平;周如禄;
本文给出了济三煤矿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情况,以及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处理该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详细描述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培养和驯化适应低浓度生活污水优势菌种的几个步骤,以及防止和控制污泥膨胀和老化的方法。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回流比150%、控制氧化沟未端溶解氧(DO)1.5 mg/L,能取得最佳的CODcr去除率和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76.7%和79.8%。
2011年05期 v.25;No.137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郭建东;王智超;
加载絮凝是一种快速絮凝沉淀工艺,包括微砂加载絮凝和磁加载絮凝。本文叙述了加载絮凝工艺的技术特点与研究进展,加载介质可以成为絮凝体的核心,提高沉淀速度,增强沉淀性能,较常规絮凝可有效的减少沉淀池占地面积和沉淀时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11年05期 v.25;No.13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李尊;
为了恢复和重建淮北矿区生态系统,本文按照矿区各塌陷地的不同特征,提出了矿区生态总体规划,该规划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生态旅游业和工业污染防治业建设等,规划后最终使整个淮北矿区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增长,矿区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促进了淮北市的可持续发展。
2011年05期 v.25;No.13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刘灿浩;单绍磊;
介绍了煤炭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设能源管理体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了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带来的积极影响。
2011年05期 v.25;No.13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李联军;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王庄煤矿是闻名全国的一座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王庄煤矿建成投产于1966年12月,原设计能力为90万吨,经过两次改扩建和多次环节技术改造,目前,年核定安全生产能力达到710万吨以上。该矿原有矿井水处理站一座,始建于80年代,后随着矿区的扩建,生产水量的增加,该站曾进行调节池和污泥处理设备的改造,改造项目于2007年12月完成项目批复,2008年投入运行,设计处理量为9 000m3/d,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池+过滤器工艺。
2011年05期 v.25;No.137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王彦彪;郭晓静;
针对煤化工项目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行为复杂、有毒化学品类型多等特点,指出了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0万t/a环己酮项目为例,确定了项目重大危险源(苯)及最大可信风险事故(苯贮罐泄漏及苯贮罐爆炸);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最大可信风险事故的发生不会导致周围居民死亡及重伤事故,风险值低于化工行业统计标准,并给出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本例为煤化工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2011年05期 v.25;No.137 52-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胡志光;马苗云;邓倩;常爱玲;
介绍了专家系统在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作用,利用ACCESS建立了湿法烟气脱硫专家系统的知识库;以Visual Basic 6.0语言为开发工具,对湿法烟气脱硫专家系统软件进行了开发,该软件具有专家帮助功能、故障诊断功能、工艺仿真功能、知识库管理功能等。
2011年05期 v.25;No.137 57-6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代其彬;
开展清洁生产环保对标工作是峰峰集团实现建设绿色矿区、和谐矿区、富强矿区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企业经济结构转变、提高企业污染防治水平、提高企业资源综合利用,峰峰集团从2008年至今,紧紧围绕国家清洁生产环保先进水平的标准,全面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开展了在资源综合高效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环保对标和实践工作,"废物"资源利用指标也达到了国内同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通过清洁生产环保对标工作的实施,不仅改善了环境,实现了绿色开采,同时又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2011年05期 v.25;No.137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