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少华;范华;乔大磊;周如禄;郭中权;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某煤矿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粉状活性炭吸附对混凝沉淀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状活性炭均能起到强化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最佳加药量分别为4 mg/L和15 mg/L时,两者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4%和8.0%,对SS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5%。高锰酸钾氧化与粉状活性炭吸附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处理效果优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状活性炭,其对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19.0%、对SS的去除率提高了22.4%。
2011年01期 v.25;No.133 1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 邓寅生;刘少辉;文广超;许江涛;黄研;
现阶段制备工业硅所用的改良西门子方法存在能耗高和污染重的问题,因此寻求能耗低、环境友好型工业硅制备方法是必然趋势。通过硅烷分解实验对硅烷热分解法制备工业硅的几个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简要讨论了各个因素对硅烷热分解的影响。得出硅烷热分解的最佳条件是硅烷浓度0.25%,载气流量为200 L/h,分解温度850℃,分解压强0.35kPa。在此条件下硅的沉积率89.3%。
2011年01期 v.25;No.133 16-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孙艳;李若谷;张雁秋;
利用差压仪分别测定了5个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的内源呼吸耗氧量,同时设计了密闭投加醋酸钠的差压仪测定方法,测定了投加醋酸钠后的外源呼吸耗氧量。不同污水处理厂污泥呼吸性能有较大差异,比基质内源呼吸在14~42mgO2/(g MLVSS.d)范围变化,投加有机物后比外源呼吸在120~450mgO2/(g MLVSS.d)范围变化。不同污水处理厂之间的内源呼吸耗氧速率OUR的大小和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但比内源呼吸OUR高的污泥有较强的基质去除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比外源呼吸能力。提高污泥内源呼吸能力就可以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
2011年01期 v.25;No.133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范明霞;张智;
采用活性炭对焦化废水进行吸附处理,考察了吸附时间、活性炭用量、pH值、吸附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L废水pH值为6,活性炭用量0.5 g,室温下吸附120 min后,焦化废水COD去除率达60%以上。该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表示为:q=10-6.0 065c3.3 303;吸附热为26.35 kJ/mol;动力学方程可用班厄姆方程表示为:q=17.5-17.5exp(100.9053t-0.7839)。
2011年01期 v.25;No.133 23-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 王丽;王锦;郭中权;乔大磊;
针对淮南矿区矿井水净化处理药剂的投加量高、水处理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开展了矿井水净化处理药剂选择的静态试验研究,试验选取了其水质具有淮南矿区代表性的潘一矿矿井水作为原水,通过投加不同种类的净化处理药剂进行了混凝沉淀静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配合投加较为适合;当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0.2 mg/L时,沉后水上清液浊度持续低于3.0 NTU,净化效果最好。
2011年01期 v.25;No.133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顾娟红;朱振华;陈军;柳艳;
建立了纺织品中游离甲醛的水萃取-衍生-气相测定的方法:试样剪碎后置于蒸馏水中,于(40±2)℃下萃取(60±5)min,萃取液经2,4-二硝基苯肼衍生后进行气相分析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线性范围在0.01~1.662mg/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8;相对标准偏差为2.2%~3.47%,平均回收率在95.3%~98.7%。
2011年01期 v.25;No.133 29-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崔兵;张玮;郦朝晖;
采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处理某猪场养殖废水,运行结果证明,CODcr的去除率为98%,NH3-N去除率为94%,出水水质均达到了《浙江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593-2005)的要求。该工艺具有脱氮效果明显,耐冲击负荷强,运行稳定等优点。
2011年01期 v.25;No.133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丁春生;黄燕;张越茜;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可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各项指标达到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92)二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CODCr平均去除率为81.2%,色度平均去除率为83.3%,该工艺切实可行,具有耐冲击负荷,能耗低,易操作等优点。二沉池部分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池,保证了水解酸化池内具有一定的污泥浓度,从而提高了去除率。
2011年01期 v.25;No.13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郭娟;吴杰;
以徐州矿务集团旗山矿特大水量酸性矿井水突水灾害应急处置的工程实践为例,分别就韩桥矿、旗山矿、白集矿在应急状态下采用的处置工程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塌陷区、排水渠及小河道等,以石灰中和法处理特大水量酸性矿井水,是最快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案。本实践为类似突水事件的环境应急处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011年01期 v.25;No.13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林世华;罗凯;
通过对钠碱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的分析和运行实践,分析总结了吸收液pH值、液气比(L/G)、烟气温度、烟气中烟尘浓度以及氧化空气量等参数的变化对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并从工艺过程控制、设备运行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为钠碱法脱硫工艺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吸收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1年01期 v.25;No.133 41-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 甘文先;
通过对金鸡岩洗选厂粉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到了产生粉尘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不同工艺环节点分别采用密封、喷水以及加装布袋式除尘器对粉尘进行了改造治理,尤其是对布袋式除尘器产生的二次扬尘通过修建吸尘池收到较好的效果。
2011年01期 v.25;No.133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