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小兰;孙余凭;杨霞霞;
研究了混凝、超滤、臭氧、活性炭等工艺对高藻期太湖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浊度波动较大时,混凝超滤最终出水浊度平均为0.02 NTU,大大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上限值3。混凝-超滤-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0.5%,原水水质降至平均值1.16 mg/L,达到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该组合工艺对UV254的总去除率平均值为94.3%,去除效果明显,最终出水嗅阈值平均值为2,低于管道直饮水水质标准(Q/ZLS001-1998)的上限标准3。组合工艺出水未检测到藻类,保证了水质的生物稳定性。该组合工艺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处理效果,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2009年06期 v.23;No.126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 钟观福;杨章印;陈伟锋;
在分析衡阳市吉兴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多处填埋气体进行测量,探讨影响产气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加快填埋气体产生速率的方法。最后采用IPCC模型对填埋气总产量和年产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填埋场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2009年06期 v.23;No.126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李翔美;刘宏伟;李常青;瞿德业;刘英英;
针对炼油污水厂浮选池浮渣的性质和特点,采用强化絮凝法对浮渣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化絮凝更适合浮渣脱水,在KMnO4投加量为700 mg/L,FeCl3投加量为3 g/L,PAC投加量为700 mg/L,pH值为9,CPAM投加量为190 mg/L的条件下,浮渣含水率降低为78.48%,比单独使用CPAM降低5.38%,浮渣减量化明显,可为当前单独使用CPAM处理含油浮渣的污水厂进行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2009年06期 v.23;No.126 18-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 黄向阳;吴拓;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文及水生生态系统特征,结合地表水源热泵示范工程的监测情况,分析了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工程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尾水排放对排放口附近水域水温、溶解氧、氮、磷和浮游植物的影响表现为夏季水温升高导致溶解氧降低,氨氮、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升高,蓝绿藻大量繁殖,富营养化加剧;冬季冷排水导致氨氮、总氮、总磷的升高,硅藻、绿藻数增多和蓝藻数减少,藻类物种多样性下降。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即具有不确定性。分析认为尾水排放对排放口附近水域的水生动物及鱼类种群分布及数量均有影响,温排水可能导致其生长繁殖加快,成熟期缩短。地表水源热泵尾水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进出水的温差和排放量,也与水源的水文地质特征密切相关。
2009年06期 v.23;No.126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张先波;程学丰;郭清彬;
于2008年5月~10月在淮南市采集PM10样品进行GC-MS分析,并探讨了研究区内PM10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浓度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总量在36.98~452.49 ng.m-3,BaP浓度在1.46~39.90 ng.m-3。PAHs浓度变化关系为:淮化>谢家集>田十五小>安理大>大通三小。BaP与PAHs浓度呈正相关(R2=0.792)。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为:5环>4环>3环>6环>2环。采用比值法判定淮南非采暖期大气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煤尘、扬尘和石油源也有一定贡献。
2009年06期 v.23;No.126 26-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 修海峰;朱仲元;
神东矿区矿井水主要以高矿化度为主,如何充分利用高矿化度矿井水水源,是神东矿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丰富的矿井水资源,也是解决矿区供水矛盾的主要途径。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高矿化度矿井水资源利用方法。
2009年06期 v.23;No.126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刘志涛;
简述了潘北煤矿生活污水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处理的工艺流程和特点,详细介绍了由PLC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系统、在线检测仪表系统和电气变频控制系统组成的自控系统对工艺的控制,实现了整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调度管理水平。
2009年06期 v.23;No.126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王治国;
针对煤矿大型电机噪声大、发热量大等问题,在采取各种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噪声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设计了具有集热、消声、散热功能的消声散热通风系统,对煤矿大型电机的降噪、降温进行综合治理,保证煤矿的正常运转。
2009年06期 v.23;No.126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张玉芝;
针对四川广元荣山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存在处理能力低、洗水浓度高等缺点,改造原有煤泥水处理系统,选择合理的絮凝剂,并介绍改造所取得的效果。
2009年06期 v.23;No.126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 李火银;海伟;常松武;娄万青;张天保;
在统计矿井生产系统动力分布和能耗状况的基础上,对各种耗能设备的节能技术改造及其节能潜力进行了重点分析。变频控制、软启动、物流传感器智能控制等技术,是该矿节能技术改造的主要手段,具有显著的节能性和经济性。对于煤矸石、煤矿废水、矿井瓦斯的回收和利用,也作了节能减排分析。
2009年06期 v.23;No.126 42-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