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广明;白中科;
我国目前新建和改扩建煤矿生态补偿费,主要来源于国土管理部门执管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复垦费、耕地开垦费、征用耕地补偿费、土地出让金和临时土地补偿费”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仅能保证建设期造成的生态受损补偿,生产期的生态补偿大多不到位。我国目前正在少数矿区试验探索企业出资/企业复垦模式,企业出资/地方政府复垦模式,企业与政府出资联合复垦模式,国家出资/政府组织复垦模式,以及招商引资复垦模式,但尚未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矿区土地复垦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炭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及早形成。
2006年06期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郑晓宇;周扬胜;秦树林;高亮;
新制定的国家《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基于技术而制订的,它是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要介绍该标准的制订思路、技术方法以及确定排放限值的技术依据。
2006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崔荣峰;周俐;龙世刚;冯新华;
通过塑料的热降解现象试验,观察出塑料的热降解温度特性;通过废塑料燃烧过程的燃烧失重试验,计算出其燃烧动力学参数,分析塑料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高炉炉缸高温,富氧的环境中,废塑料能够得到迅速、充分的燃烧,可以部分代替焦碳和煤粉。
2006年06期 9-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姚恩亲;桂和荣;
首次使用PEG作为TiO2改性的主要物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WO3颗粒,TiO2-PEG颗粒、TiO2-PEG-WO3颗粒和TiO2颗粒。通过对甲基橙光催化的研究表明:在同样条件下,TiO2-PEG400颗粒的甲基橙光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颗粒,甲基橙光降解率最高达到97.5%。
2006年06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 胡群义;张明星;
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剂,通过实验研究了纳米TiO2有机化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用量为15%、二氯甲烷作为溶剂、改性时间为2 h,改性后的纳米TiO2的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亲油性,并能较好地分散于甲苯中,能满足纳米隔热涂料的制备。
2006年06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翟进;桂和荣;姚恩亲;
利用高纯度高铁酸钾,进行了矿井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简单的工艺条件下,高铁酸钾投加量在24 mg/L以上时,经处理的矿井水剩余CODcr小于6 mg/L;高铁酸钾浓度大于7 mg/L时,经处理的矿井水残余的总大肠菌群数小于3个/L,杀灭率可达98%以上;高铁酸钾投加量大于24 mg/L,可以使混凝后的矿井水浊度达到5 NTU左右。
2006年06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任志凌;杨睿戆;毛本将;
对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影响脱硫效率、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应软件对反应器中吸收剂量的分布进行了模拟。
2006年06期 24-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李昌耀;胡敏捷;吴洪锋;秦树林;
采用生产废水和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系统探讨了石灰法处理磷化废水的反应时间、投药量、搅拌强度和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反应时间达到2 h,石灰投加量理论用量的2.5倍才可使废水中的磷、钙充分反应生存羟基磷酸钙,从而使含磷废水出水达标。搅拌强度和沉淀时间对除磷效果影响不大。
2006年06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王欢;郭瓦力;王洪发;刘立新;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Co-Fe催化剂,提出并考察了二段重整制氢的可行性及制氢效果,在水醇比2.5、氧醇比0.5、液空速12 h-1、床层温度523℃、Co-Fe催化剂作用下的乙醇转化率为97.0%,H2选择性为2.80,H2产率为2.72。Cu催化剂作用下的CO的变换反应有效地降低了CO含量,提高了H2含量。
2006年06期 29-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程爱华;
对粉煤灰去除水中色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甲基橙废水浓度=3.15mg/L、碱性改性粉煤灰投加量=36 g/L、反应时间=20 min、pH=6~8、反应温度=室温时,脱色率最高,可达98.6%左右。
2006年06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吴津京;韩虹林;高杰;周锁勤;
研究了中空纤维膜脱气工艺,测定了在不同的液相流速、流量下,膜的氧传质系数、脱氧脱二氧化碳的效率变化以及膜管的放置方式对脱气效率的影响。
2006年06期 36-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庞成勇;李玉平;
应用活性炭进行了氮氧化物(NOx)的吸附试验研究。讨论了活性炭种类、填充质量、反应温度、氧气含量、活性炭的预处理等因素对NOx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活性填料对于吸附性能影响显著。吸附剂的质量、氧气含量增加,穿透时间变长;气体中NO2的体积百分比变大,穿透时间先增长后下降,在NO2的体积百分比约为25%时吸附效果最好;温度升高,穿透时间变小;预处理能提高穿透时间。
2006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陈进生;
以厦门嵩屿电厂一期2×300MW燃煤发电机组除尘器增设一个电场的技术改造为例,介绍了旧机组的电除尘器增加电场的改造内容及施工过程,重点分析了增设所增设电场的技术特点。
2006年06期 42-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叶军苗;朱岷;
分析了镇海炼化公司炼油系统恶臭污染物形成原因,提出了恶臭污染控制治理对策和措施。
2006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李珍存;
就柴达木盆地大煤沟煤矿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重点部位、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合理预测了煤矿建设和开采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提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全面预防相结合的办法,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露天煤矿建设与生产运行过程中所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6年06期 50-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李志刚;贺永冰;孟震;
简要介绍了鹤煤(集团)公司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和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运行情况,分析了煤层气发电项目参与CDM的可行性,煤层气发电项目参与CDM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而且可为鹤煤(集团)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战略。
2006年06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田莉雅;秦胜;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论,结合兖州矿区产业链,提出了兖州矿区循环经济的初步模式和对策。最后,以济三煤矿为例,介绍了兖州矿区循环经济的实践。
2006年06期 54-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常卫民;刘宁锴;沈建康;
介绍了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性能考核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提出烟气脱硫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2006年06期 60-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俞坚松;
诸暨朝晖牧业公司通过引进优良品种,优化饲料配方,精心设计清粪工艺等清洁生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摸索出了一套既节约成本又从源头治理污染的“双赢”方案,为资金不足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6年06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正>~~
2006年06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