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和平;罗刚;刘军;杨伟东;段艳芳;
讨论了生物技术在填埋场脱臭中的应用,这些防治技术对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如垃圾收集站、中转站、焚烧场、堆肥厂及粪便处理厂的臭气治理均有借鉴意义。
2006年05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蒋爽;端木琳;王树刚;
从实际的工程背景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热扩散问题的研究进展。还针对海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在该问题方面的研究方向。
2006年05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王纪军;刘纲;魏明宝;
对影响焦化废水生物脱氮运行效果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论述,并从理论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指出除了控制曝气池温度、溶解氧、碱度、污泥龄、回流比等常见的工艺参数外,进水NH3-N浓度和C/N比的控制是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时被经常忽略的工艺参数,并且这两项指标对焦化废水生物脱氮的运行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2006年05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陈军;柳艳;钱玉山;
针对PVC包装材料中酞酸酯(PAEs)增塑剂残留,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和GC/MS联用技术分析5种PAEs(DMP,DEP,DBP,BBP,DEHP),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用于PVC包装材料中PAEs的提取,最佳温度条件为120℃,最佳循环次数为3次。方法检出限达到0.1mg/kg,回收率达到95.5%~99.8%;并且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精密度。
2006年05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李爱民;王燕芳;龚铁强;
介绍了选用熟石灰Ca(OH)2作脱硫剂的中小型燃煤烟气半干法脱硫工艺和反应机理,研究了浆液浓度、入口烟气温度和烟气SO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2006年05期 17-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李章良;孙珮石;
该研究以轻质陶块为填料,探讨了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高气体流量负荷下低浓度甲苯废气的生物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对甲苯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净化效率维持在40.6%~61.9%;随着气体流量负荷和入口气体甲苯浓度负荷的增加,甲苯的净化效率也随之下降。结合实验数据对“吸附-生物膜”理论的动力学模式进行模拟研究,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动力学模拟计算值和实验值之间均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2006年05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叶军苗;
通过电凝聚法处理乳化废水的试验研究,表明电凝聚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处理费用低等特点。
2006年05期 24-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邓寅生;张新;赵福玲;
主要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平煤集团十二矿矸石的静态溶出特征和改性土壤对矸石浸溶液中主要污染因子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煤矸石浸泡液中主要污染因子为SO42-、F-、重金属Mn;改性土壤对SO42-、F-及重金属Mn等污染因子的吸附等温式分别符合Temkin等温式、Freundlich等温式和Freundlich等温式,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4.80 mg/g、0.085 mg/g和0.0087 mg/g;主要发生了配位吸附等专性吸附,吸附稳定性高,不易解吸。
2006年05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董敏慧;胡曰利;吴晓芙;黄忠良;李建娜;
研究了生物蛭石柱对模拟城镇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蛭石柱对NH4+-N去除效果与空白蛭石柱去除效果相比明显且稳定,去除率大于85%。从机理分析,生物蛭石柱对NH4+-N的去除主要依靠离子交换吸附和生物硝化的协同作用。蛭石挂膜迅速,挂膜后生物蛭石的硝化作用明显。
2006年05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陈勇;许江涛;
研究了用厌氧氨氧化(ANAMMOX)去除高含氮废水除氮工艺,结果发现,在不同进水氨浓度的条件下,氨的平均去除效率可达70%左右,也得到了进水氨浓度与氨去除率呈负相关的关系。
2006年05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 李飞;陈涛;王中正;杨燕舞;
实验采用生物滤池工艺对高氨氮下的亚硝化过程进行了研究,逐步优化运行,结果表明:DO为1.0 mg/L,pH值为7.5~8.0,回流比为4时,系统可获得高效稳定的NO2--N积累。
2006年05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林孟雄;陈坤;钟昇;王兵;彭鹏;胥锋;
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四川地区钻井废水处理的移动式工艺流程及装置。整套工艺以搅拌、混凝、沉降、氧化为主,通过对废水的预处理使水质达到除COD外其它污染指标都可以达到相关排放标准的目的,然后再通过氧化罐降低COD,达到相关排放要求。
2006年05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韩小林;
介绍了选煤厂车间粉尘治理采取的工艺、措施,同时提出了几点体会供参考。
2006年05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周金平;李树涛;
济三煤矿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指导思想对园区内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循环利用。主要从矿井水、生活污水的处理以及循环利用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并创新性地设置了中水库,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6年05期 47-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董军;冯国全;徐细波;
潘北煤矿矿井水的水质特点是以煤屑为主的悬浮物严重超标,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净化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pH值、色度等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作为煤矿工业用水。
2006年05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王锦;
论述了淮南矿区用水现状及预测,矿区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6年05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周丽;
通过对铁路内燃机车冷却液的基础水质、配制水质和运用中冷却液水质受污染程度的分析,探索利用沉淀-过滤-吸附的工艺对冷却液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完全能够达到再利用标准要求。冷却液处理再利用后,能够降低机车运行维护成本,是矿区铁路企业经济运营的有益选择。
2006年05期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吴伟民;
重点对商品浆和废纸造纸生产的水环境影响,就工程分析、水污染物处理排放控制和清洁生产等方面,根据工作实践提出该类项目环评的思路。
2006年05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李春燕;
通过污染源调查和采集样品分析得出唐山市大气中多环芳烃污染现状,与国内外一些城市相比较,了解目前唐山市大气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
2006年05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 顾广明;周其刚;曹育红;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输油输气工程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给出定量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水土流失面积的估算方法时,预测生态环境影响,提出减轻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
2006年05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