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建文,湛含辉
回顾了二次流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工程应用。众多的工程应用实例表明二次流技术在增加热传递与传质热能工程,提高膜过滤渗透通量和减少浓差极化与膜污染、光催化水净化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制品旋流吸附(VFA)分离等方面是成功的
2005年02期 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李永峰,任南琪,胡立杰,史英
讨论了光合成生物制氢系统、光分解生物制氢系统、水气交换反应生物制氢系统、光合-发酵杂交生物制氢系统和厌氧发酵生物制氢系统、离体氢酶生物制氢系统等6个生物制氢系统,并讨论了产氢机制
2005年02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刘金平,黄习中,王明明
指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多元化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及生态农业、生态矿区(或绿色矿区)的四大战略
2005年02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王超,王科社
论述了城市垃圾的三种处理方法,即源头处理、中间处理、末端处理。介绍了垃圾处理相关流程和一些处理技术,使经过处理后的垃圾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最终目标
2005年02期 1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徐海江,张仁志,韩恩山,李鹏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学及其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5年02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张恬,袁银南
通过对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在降低CO2 排放,降低发动机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增加国土绿化面积方面,发挥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发展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缓解能源压力,增强国家石油安全;调整农业结构,刺激油料林业发展;转化餐饮废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乡镇企业财源;促进西部开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2005年02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马皆文,张雁秋,华素兰
MBR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之一,被研究用于各种污水的治理。但MBR存在缺点,那就是膜污染问题,膜污染问题是阻碍MBR发展和更广泛使用的最大障碍
2005年02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饶应福,夏四清,姜剑
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微生物固定方法,讨论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污水的脱氮除磷,处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以及废气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2005年02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王丽萍,张传义,蒋波
叙述了膜污染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采用水动力学方法是控制膜污染的有效方法。在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对不同曝气强度下膜污染的发展速率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污泥浓度均存在一个经济曝气强度,其大小随污泥浓度升高呈线性增加,膜生物反应器在经济曝气强度条件下运行可控制膜污染的发展;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一个临界污泥浓度,其值为5.15g/L。对应于临界污泥浓度,并且污泥絮体在膜面可形成比较稳定的动态膜,膜过滤压差上升的速率最慢,膜生物反应器在此临界污泥浓度条件下运行膜污染发展最为缓慢
2005年02期 27-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李昂,楼菊青
在含硫酸盐高浓度有机废水浸泡铁刨花的静态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铁床”处理高浓度糖厂生产废水的动态试验。通过稳定工况之后,“铁床”CODcr平均下降41.3 % ,SO42 -平均下降56.2 % ,有利于后续厌氧生物处理,并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2005年0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田禹,王强,李捍东,于秀娟,凌海波,金蓉
选用Ti/Ir2O3/RuO2 为阳极,C -PTFE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协同降解焦化废水。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对焦化废水具有显著的氧化降解作用。通过实验,考察了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pH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从而确定处理的最佳处理条件。最后,还指出了该技术所需要研究的主要技术方向
2005年02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谢东方,覃祚观
针对显像管荫罩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含镍三氯化铁蚀刻废液的处理,先用铁粉将+3价的铁还原,再以硫化亚铁将镍置换回收镍,而铁以液体三氯化铁或固体氯化亚铁的形式得到综合利用,处理工艺技术先进、简单有效,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2005年02期 37-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冯玉军,操卫平,李自树,朱勇
针对焦化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一种“物化法处理焦化废水及回用”新技术,阐述了其工艺原理和特点;以四川川威集团博威燃化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一条日处理和回用1200m3焦化废水的示范工程的实施状况,并对新技术做出了初步的经济分析。采用新技术处理焦化废水并回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不仅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的目标,而且可以降低废水处理和工业用水成本
2005年02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张燕平,卞正富
煤矸石山复垦绿化是解决矸石山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煤矸石山的复垦整形是绿化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煤矸石山复垦整形进行总结,探讨了整形形状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排水系统设计、边坡加固和防侵蚀的措施等,为今后的煤矸石山复垦整形提供参考
2005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吴淼
对小区排污状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试验的基础上,综合对比目前处理小区生活污水的几种常用工艺,结合本小区的实际情况,提出用A/O法治理该小区的生活污水,治理后的废水出水水质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6)二级标准,并且部分回收再利用
2005年02期 46-4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程璞,尹儿琴,宋增林,袁明涛
介绍了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污水治理工艺,并对其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为同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工程实例。
2005年02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夏素华
马家塔露天矿井田采区位于黄河中游的乌兰木伦河Ⅰ级阶地,1993~2002年采用造林绿化、农业种植养殖和氧化塘污水处理的综合技术措施,实施土地复垦面积146hm2,获得显著的生态、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为我国在半干旱地区开发建设现代化能源基地走可持续发展、国土再造的战略,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讨
2005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李甲亮,王琳,宫兆国
燃煤发电是我国煤炭利用的主要渠道,是产生粉煤灰、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利用生态工业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对如何实现电厂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合理设计生态工业链以及如何建立生态电力工业园,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5年02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钟爱成
主要论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属性,分析了苏州市城市污泥处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内外污泥处置的主要方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苏州市城市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并对现有的污泥干化技术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污泥处置的投资及运行成本
2005年02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李莹,叶际达,张亮,吴宗梅,万志勇
报道了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石煤开发利用过程中石煤、石煤渣、碳化砖、石煤烟尘灰、矿区周围土壤、水体和气溶胶部分重金属含量的调查方法和主要结果。调查结果表明:石煤的开采和利用对周围的土壤、水体和空气产生了一定污染,尤其是剧毒物质Cd和As的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5年02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麻明祥,孙兴富,瞿素莲,陈林茜,李萍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温岭市的地表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原有的功能已逐渐丧失,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在全面调查北山河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污染源源强的基础上,通过对污染特性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地表水功能衰退的原因,为有效修复地表水的功能,按照现有的功能,提出了改善水环境的生态条件、逐步形成一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思路和对地表水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
2005年02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