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敏康,赵根成
简要介绍了活性污泥模型从传统静态模型到最新动态模型的发展过程 ,总结了各种活性污泥模型及其工艺软件特点 ,重点对国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004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刘然,薛向欣,杨合,姜涛,董学文
光催化氧化材料能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 ,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光催化材料的反应机理和种类 ,阐述了影响光催化反应的条件和提高反应的效率等问题以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并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2004年04期 5-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雷勇,蔡九菊,余广炜,廖洪强,钱凯,王家伟
利用2kg模拟焦炉 ,进行了首钢炼焦配煤与北京市石景山区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的共焦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废塑料有提高焦油收率和减少水的收率的趋势 ;但添加废塑料对成焦率、焦油产率及水产率的影响随废塑料处理方法和废塑料添加比例的不同而有差异 ;采用废塑料型煤或废塑料型煤破碎物与配煤共焦化在提高废塑料添加比例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2004年04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刘运学,范兆荣,谷亚新,张晴
以沈阳红梅味精厂的味精废水为研究对象 ,采用以混凝为主的物理化学法对其进行处理。给出了采用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味精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样经离心预处理后再用聚硅酸铝铁絮凝剂进行混凝处理 ,处理后COD去除率可达到96 %以上 ,可以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2004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胡振东,高雅静,宋效刚
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淮北煤矿塌陷区的水体水质进行监测 ,同时测定了水体的CODcr和BOD5。结果表明 :淮北煤矿塌陷区水质已经受到轻、中度污染 ;蚕豆微核技术与CODcr、BOD5 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同样可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用蚕豆微核技术可以监测煤矿塌陷区水质污染。
2004年04期 18-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周福来
,严家平
研究了淮河淮南段河道沉积物中的三种重金属元素 (Cr,Zn,Cu)在特定条件下的模拟淋溶响应 ,并同时研究了淮河淮南段河道沉积物底泥的特性及与重金属溶出性质间的关系。
2004年04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周如禄,孙勇,马广田
介绍了采用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处理兴隆庄煤矿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工艺特点、主要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集控系统等 ,并进行了经济分析和处理效果分析。
2004年04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 魏德江,龚梦锡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恶臭的特点 ,介绍分析了活性氧、化学溶液洗涤、生物过滤恶臭控制工艺的脱硫机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并对几种工艺作了综合比较分析。
2004年04期 27-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刘彦飞,杨秀敏,陈立平
如何抑制多管除尘器落尘返混是提高多管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关键 ,通过在10t/h锅炉上采用湿排渣除尘设计的实践应用表明 ,湿排渣多管除尘器能够有效地提高多管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004年04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刘亭
通过A2/O法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论述其技术特征和设计要点 ,为该技术在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使用提供参考。
2004年04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梁高
随着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国家环保局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电厂加装脱硫装置是迟早的事。阐述了氨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和自动控制 ,同时结合工程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今后的脱硫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2004年04期 34-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王玉明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控制了锅炉房的烟尘噪声污染 ,各种效益明显
2004年04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王争鸣,刘涛,周如禄,秦树林
概述了曝气生物滤池技术的结构形式、净化原理、特点、设计参数、填料选择等 ,并分析了煤矿矿区生活污水的特点和现有处理设施存在的问题等。根据煤矿企业现有条件、污水水质 ,采用机物容积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投资省、净化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操作简便的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处理矿区生活污水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4年04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康力,赵英刚
通过研究2K58-28型轴流风机的噪声问题 ,阐述了建消声塔形成共振腔及采用软隔声装置等办法解决中、低频噪声治理难题。
2004年04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宁建宏,贾希荣
在《煤炭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的框架下 ,结合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和多年矿井环评的工作经验 ,提出了在导则中地下水评价专题的编制思路 ,即以煤炭开采和配套的水源地作为地下水评价内容 ,以煤系地层上覆含水层及下伏含水层作为评价对象 ,以地下水水量作为评价等级划分依据及评价重点的初步设想。
2004年04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王凤寅,杨家存,邵士泉
对我国水煤浆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2004年04期 46-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郑道福,施建勇,丁春生
通过对乐清市大气环境污染的调查和污染原因分析 ,阐述了酸雨的危害 ,讨论了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提出了酸雨防治对策。
2004年04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孟震,张培勇,岳正杰,李志刚
鹤壁矿区矿井水外排量大 ,污染严重。通过对鹤壁矿区矿井水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矿井水中污染物种类少 ,不含有毒物质 ,治理难度较小 ,治理后的水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 ,针对性地提出了鹤壁矿区矿井水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2004年04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刘庆生,刘高焕,励惠国
土壤石油类污染在油田区域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全面了解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是评价土壤石油污染的前提条件。与传统大量野外实地土壤采样 ,然后试验室分析石油类物质含量 ,进行土壤石油污染评价方法[1]相比 ,提出利用少量野外土壤石油类物质分析 ,结合大量野外光谱测量的方法进行土壤中石油类物质的分析。该方法不仅快速、省钱、省时、省力 ,而且能满足宏观分析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含量、评价油田开发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需要 ,并能为制定油田开发管理保护对策提供辅助信息。
2004年04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陈锦如,肖华山,葛晓光,傅文学,金奕
将张北井田开采沉陷预测结果等值线进行坐标变换 ,转变成各塌陷深度的面状图层 ,并与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要素做本底图相叠合,通过空间分析得出开采沉陷影响各种类型土地范围和准确影响面积。结果反映出GIS方法预测开采沉陷的良好效果。
2004年04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黄江丽,王泽,王伟
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原则 ,对北京市城市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LCA评价。结果表明,卫生填埋处理、焚烧处理、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潜力分别为3.59×10 -2、5.87×10 -2与1.90×10 -2。处理成本分别为97.8元/(人·a)、127.4元/(人·a)和69.0元/(人·a)。综合处理垃圾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其它方法。
2004年04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夏慧,田伟,潘哲2004年04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