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玖明2003年06期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2003年06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 刘建文,单忠健,张德威,林麟,徐长江
回顾了我国煤炭行业洁净煤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 ,分析了针对区域性城市为控制酸雨、SO2 污染 ,推广洁净煤技术及产业化所面临的管理、技术、政策和市场问题 ,并提出对策建议。
2003年06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高国民2003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 于凤文,计建炳
生物柴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在综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外对生物柴油的研究、生产现状及有关政策基础上 ,对我国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及发展进行了讨论。
2003年06期 16-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周笑绿,薛来,宋立群
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出发 ,论述了我国电力事业与燃煤电厂发展的关系 ,以及燃煤电厂实施脱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并通过对减排方法进行的分析对比 ,说明了烟气脱硫方法的优势所在。
2003年06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张彩香,邓晓龙,孙学成
垃圾焚烧由于具有最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正在中国悄然兴起 ,成为新兴环保产业。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使用的三种焚烧炉的技术特点 ,和焚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同时指出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应用中不同的城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设备和技术 ,以达最大经济效益和最终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2003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蔡宝森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大 ,污染环境严重。要使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必须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全面考虑 ,实行产 -运 -处全过程控制 ,解决城市垃圾污染问题。
2003年0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韩怀芬,王锐刚,金漫彤
用常规的细菌分离纯化法从活性污泥、河泥中分离出目标菌种 (兼性厌氧固氮化能异养菌 ) ,经过驯化后 ,以发酵液对造纸、印染两种废水的絮凝效果为指标 ,选取培养得较好的一种 ,分析了影响其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培养温度为30℃ ,pH为7.0 ,培养90h时絮凝效果最好 ,少量的Ca2 + 可提高絮凝率。
2003年06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孟庆俊,袁星,韩宝平
研究了苯胺与甲基苯胺对大型■(Daphniamagna)的单一毒性及二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 ,采用相加指数法 (AI)和混合毒性指数法 (MTI)进行评价 ,结果均为协同作用 ,并进一步证明混合物的配比对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2003年06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刘志钓,程建光,陈平
对焦化厂废水的综合治理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当前几种先进有效的治理技术。生化处理法需对焦化废水中高浓度的酚、氰、氨先回收利用 ,之后与其它有害物含量较低的废水汇合进行破坏性处理 ;催化湿式氧化法净化效率高 ,流程简单 ;烟道气治理焦化废水可实现以废治废的目的。
2003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杨广正,肖红
叙述了采用前反硝化除碳脱氮处理煤矿生活污水的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及工艺特点。
2003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王成利,耿甲勇,尚振杰,吕志东,赵进梅
介绍了用一体化净水器处理矿井水的工程 ,并通过运行实践 ,对其进行了经济分析。
2003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郑继东,胡斌,徐华山,陆勇敢,赵新国
对焦作煤矿区在其开发建设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研究表明 ,焦作煤矿区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 :矿区大气环境污染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其中以TSP、降尘污染较为严重 ;矿区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破坏显著 ;同时 ,矿区土地沉降、固体废弃物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最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2003年06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宋志伟,李发生,韩梅
针对武汉市水体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结果表明武汉的河流湖泊均已受到严重的污染 ,水体中的污染物有凯氏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 ,且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据相关资料计算可知在生活污水中磷的贡献率依次为 :人体排磷69.85%、洗涤剂排磷21.8%、杂排水排磷8.35%。
2003年06期 46-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田刚,王红梅,张凡
随着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展开 ,由此产生的大量脱硫灰的应用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分析了脱硫灰的性质 ,并将其与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进行了性能比较 ,同时对脱硫灰的排放方式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表明作为脱硫副产物的脱硫灰是可以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 ,加速开发脱硫灰的利用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2003年06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赵勤正,张和生
在特征概念基础上 ,论述了在半干旱山区土地复垦特征因子选取的原则 ,并对各特征因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 ,确定了土地破坏程度的特征因子定量分级指标。
2003年06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黄俊雄,黄存悍,邓寅生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焦作市2000年的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构建了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由3个层次24个指标组成。对焦作市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单因素和综合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质量比较差 ,并存在一些主要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最后 ,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治理的对策。
2003年06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马德友2003年06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陆勇敢2003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 2003年06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