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祥左
<正> 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是我国环境管理重要且行之有效的制度,是控制环境破坏和污染产生、削减排污总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早在1986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国家计委、经委联合以(86)国环字第003号文件下发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
1999年05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李永清
论述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衡量标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999年05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何德文,闫胜全,陈浩波
从单个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的局限性出发,论述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简称SEA)产生的原因、概念及发展现状,通过SEA与EIA的比较,说明SEA区别于EIA的特点,指出开展SEA研究的重要意义。
1999年05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刘转年,葛岭梅
介绍了无烟煤、长焰煤、褐煤等煤质吸附剂及其物化性质,并对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进展作出了叙述。
1999年05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刘桂建,杨萍月,张威,王桂梁
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叙述了国内外对煤中微量元素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煤中微量元素的析出机理,提出煤中微量元素在生态环境中的迁移和环境效应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1999年05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陈维维,姚立新,陆人春,许灵群,陆文忠,郑寿亭,薛留义,何青林
本文研究了混凝沉淀工艺处理矿井水中天然总α放射性核素铀、镭的技术和条件,通过选择适当的混凝剂、加药量、pH值等条件可将铀的去除率提高到80%左右,使用铀专用混凝剂MHU则可使铀的去除率达到87%。对于镭的去除不能单纯依靠铀混凝剂MHU,尚需添加镭的吸附助剂MHR,则可使镭的去除率提高到80%以上。该工艺的最大优点在于充分利用了煤矿现存的大量矿井水悬浮物处理设施,大大节省了新建工程的投资费用,而且新增加的药剂费用不足0.1元/t水,可在煤矿推广应用。
1999年05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朱龙,李艳春,刘俊甫,邢大民,付彦久
针对高泥质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难以机械脱水,研究出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联用处理煤泥水的新方法。该方法处理效果好,方法简单,药剂费较低,并且污泥比阻较小,可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脱水。
1999年05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王中琪,王成端,黄兢,薛勇,蒋光明,李国林,杜芹
提出了利用矿山井下采空区处置城市垃圾的设想,并对所涉及的内容、工艺、研究方案进行了研讨和技术经济分析,为城市垃圾的处理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999年05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杨梅忠,巨天乙,马东民,王贵荣
在系统分析彬长矿区主要环境地质灾害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确立了矿区各类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的原则与数学模型,依据计算与分析结果,将矿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危险区和极危险区,并确定出了8个灾害段。
1999年05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 江永蒙,贾希荣
通过对煤烟型大气污染及其污染源的分析,提出几种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并对其实施前景和效果作了分析,说明煤烟型大气污染防治是整个大气污染防治源头的关键。
1999年05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 崔光华,何燕青
较详细地阐述了滦河污染现状及原因,总结了滦河污染治理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滦河的建议与对策。
1999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康世勇
红石圈渠小流域雨季产生的水土流失直接对上湾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实施治沟与治坡、造林与管护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技术措施,水保工程有效地拦截住130年一遇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水,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获得显著防洪护矿、保持井田水土的生态经济效益。
1999年05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胡振琪
地表覆盖技术已成为复垦土地改良的常用技术,国外的许多新垦土地均要求立即实施地表覆盖。本文阐述了地表覆盖的概念和作用,分别讨论了三种地表覆盖材料(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和化学土壤稳定剂)的特性和地表覆盖的实施技术。
1999年05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马向勤
通过焦作矿区古汉山矿矿井水处理工艺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应根据排水水量、水质及所能达到的处理水量、水质目标来合理确定工艺流程,并提出矿井水处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9年05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 蔡明华,曹雅凤
煤矸石是当前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大量占用良田,严重污染环境。对于不同种类的煤矸石,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煤矸石利用的主要途径有:作为发电沸腾炉等炉窑燃料,生产各种水泥、墙砖、砌块、保温材料等建材,提取化工产品,生产农肥或改良土壤等。对新上煤矸石利用项目,要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和评价,国家应给予资金扶持。
1999年05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 何德文,林逢春,夏越清
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基础上,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将清洁生产审计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同时对清洁生产下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方向。
1999年05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熊德国,何青林
研究了基于多准则学习的模糊神经网络评价环境大气质量的模型,并以此对某矿区的环境大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客观。
1999年05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许祥左
<正> 1 排污交费的基本情况 自从1982年国务院以国发(82)21号文件颁布《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以来,徐州矿务集团在排污交费管理工作中原则上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基本运作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地方环保局根据集团公司下属单位排污状况,按照国家和地方排污费征收标准提出收费额,经集团公司环保处审核
1999年05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陈桂朝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营机制的进一步转换,南屯煤矿由过去单一生产原煤,发展成为拥有洗选、发电、机械加工、设备维修制造、建筑、建材、旅游、运输等20多种经营项目为一体的综合大型经济实体企业。
1999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本期数据